暑期的驾校训练场,方向盘转动声、教练指导声与学员的交谈声此起彼伏,一片繁忙景象。然而,这火热的培训场面,却在税务部门的申报系统中呈现出另一番面貌——驾校申报的收入规模,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水平。这一“冷热不均”的反差,立即触动了南漳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的警觉。
案情简介
经过初步了解,检察官发现驾校培训行业存在其特殊性:学员来源分散、培训周期不一,且多数人不主动索要发票。这使得传统税务核查难以全面掌握真实经营情况,也为少数驾校少报、瞒报收入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面对这一隐蔽性较强的监管盲区,南漳县检察院决定启动“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偷逃税款监督模型”,以大数据为引擎,精准锁定问题线索。
“数据不会说谎,关键在于如何打通壁垒、精准解读。”承办检察官介绍,为确保数据全面准确,干警们多次前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,从“湖北省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”中调取、整理全县驾校的学员注册明细;同时深入市场一线,通过走访学员、比对价格公示,摸清了各驾校的实际收费标准和经营规律。
当海量数据在模型中有序“流淌”,一条清晰的异常线索逐渐浮出水面。其中一家驾校在2024年7月至12月的半年间,根据学员人数与收费标准测算的理论收入,竟比其实际申报收入高出约120万元。面对这一巨大差额,该驾校少列收入、逃避税款的违法事实已难以自圆其说。
证据链条扎实固定后,2025年7月4日,南漳县检察院依法向县税务机关发出检察建议,不仅详细列明了涉案驾校的问题,还建议其与交通运输局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,并对全县驾培行业开展一次专项税收核查。
税务机关迅速响应,成立专项工作组,围绕检察建议指出的疑点展开深入调查。通过逐笔比对学员名单、核验收费凭证、复核纳税申报表,并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,最终确认该驾校存在少列收入、错误适用税率、印花税申报不实等问题。
在检察机关的持续跟踪督促下,税务机关依法向该驾校追缴税款及滞纳金25259.18元,所有款项均已及时足额入库。
案件办结后,变化也悄然发生。“现在我们报名学车,驾校都会主动开具发票,管理更规范了。”刚报名学车的秦先生说道。涉案驾校负责人也表示:“这次整改给我们敲了警钟,规范经营才是正道。”
“检察监督与税务执法目标一致,都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经济秩序。”南漳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通过此案的办理,为我们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打开了新思路。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