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一张“黄橙红”预警网托起山区少年未来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05-12      

“检察官,小强主动回来上课了!”接到李庙镇中学老师的电话时,湖北省南漳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张寒正在整理台账。

一个月前,这个躲在家中的初二少年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、缺乏关爱而厌学辍学,任凭老师和亲属如何劝说都不肯返校。公安机关收到学校反映的情况后,联合检察机关到其所在地走访调查。约谈监护人指导其加强亲子沟通、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小强进行心理疏导,联合学校老师开展一对一学业辅导……渐渐地,这个缩在墙角的少年重新背起了书包。像小强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,通过“司法+关爱”工作模式,检察机关联合多部门已助力多名辍学未成年人重返校园。

 

 

在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实践中,该院以“人大代表联络站+综合治理”为切入点,组织18名青年干警深入9个重点乡镇查阅司法档案、走访学校、召开专题座谈会,对未成年人信息展开专项摸排。厚厚的台账,记录着此次摸排的成果:123名需重点关注未成年人,另有634名留守儿童被纳入保护网络。

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今年初,由南漳县委政法委牵头,县检察院、公安、教育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《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实施办法》,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划分为“黄橙红”三级:对实施多次逃学、无故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的“黄级”对象,实施临界预防、家庭教育指导;对实施结伙斗殴、吸食毒品等严重不良行为的“橙级”对象,实施训诫、专人矫治;对实施涉罪行为的“红级”对象,则通过精准帮教、附条件不起诉等司法手段干预,并建立“一人一档”动态追踪机制。

 

在4月28日的回访中,检察官发现,曾因盗窃被标记为“橙”级的未成年人李某,经矫治后不仅重返校园,还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。

 

 

数据记录着行动。3次“主题党日+为民办实事”活动、12场覆盖2000余名青少年的法治巡讲,为10余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,成功干预3起极端心理危机事件……而最让检察官感慨的,是回访时看到的细节——一位父亲的手机里存着家庭教育课程的笔记,一位外出务工母亲坚持每天与孩子视频通话半小时。

“未成年人保护要融入基层治理防护网,法律条文是框架,这些细小的改变才是保护网的绳结。”该院副检察长何苗说。

南漳的山区公路上,检察官的车辆又一次驶向大山深处。他们的案头,新增的《监护评估表》记录着监护人参与课程次数、亲子沟通时长等量化指标。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,照在刚刚更新的“一人一档”上——那里写着:辍学少年小强,本周数学测验及格了。